從孩子呱呱墜地起,一場陪伴就開始了倒計時。
當孩子小時候纏著我們,我們總覺得煩覺得累;
但等到孩子長大去遠方求學(xué)工作,才發(fā)現(xiàn)時光如梭,曾經(jīng)的小人兒早已長大,漸行漸遠……
在還能陪伴孩子的歲月里,能夠親眼見證孩子的成長,這本身就是一種幸福。
你永遠不知道,
你的孩子有多愛你
朋友圈曾流傳過一個故事,可能有不少人聽過。
有一位媽媽,在吃飯的時候,突然想逗一逗自己的女兒,于是故意夾了一片女兒碗里的香腸。
本以為女兒會哭鬧或者不開心,沒想到結(jié)局卻是:
女兒把自己碗里的所有香腸,都一起夾給了媽媽。
“媽媽,因為你是我最愛的人,所以我最喜歡的東西,都可以給你呀?!?/p>
你永遠不知道,你的孩子,有多愛你。
還有一位爸爸,一天夜里,正在書房里埋頭敲著程序碼。
兒子突然進來了,不停地纏著爸爸陪他聊天。
爸爸正忙著工作,便隨意敷衍了幾句。
不料就出去廚房倒杯咖啡的功夫,回來就發(fā)現(xiàn)辛苦了整整一周的代碼,全被兒子給毀了。
爸爸特別生氣,狠狠地教訓(xùn)了兒子一頓。
后來,才知道,兒子不是搗亂,而是想著幫自己。
“只要我做完了,爸爸就可以陪我玩,也可以早點休息啦!”
你永遠不知道,你的孩子,有多愛你。
你的孩子,可能不會用筷子,不會使用電腦,但是他們天生就會愛你。
雖然有的時候,你會逗弄TA,忽略TA,甚至責(zé)罵TA。
但在TA心中,你就是全世界最美好的風(fēng)景。
優(yōu)秀的孩子,
都是“陪”出來的
父母和孩子,從來都是一種相互成全的狀態(tài)。
孩子的愛,可以治愈父母生活的苦,給到父母最柔軟、最溫情的力量。
同樣,父母的愛與陪伴,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營養(yǎng)液。
耶魯大學(xué)對孩子成長的黃金時期,曾進行了研究,發(fā)現(xiàn)孩子成長中的每一階段,都有獨一無二的特色,比如:
3歲是培養(yǎng)創(chuàng)造力的一年,可以多鼓勵孩子繪畫、編故事、玩彩泥、做手工;
5歲是親子關(guān)系最親昵融洽的一年,孩子格外喜歡父母的陪伴與贊美;
6歲是孩子內(nèi)心開始出現(xiàn)矛盾,開始叛逆的一年,父母需要給孩子更多的耐心……
父母如果能抓住每個重要的時期,給到孩子足夠的陪伴,孩子將來一定,非常優(yōu)秀。
在我們接觸的個案里,有一位叫姍姍的女孩,就是一個從小被爸媽用「陪伴」滋養(yǎng)大的姑娘。
有一段時間,孩子的父母剛好都特別忙,沒時間陪著姍姍。
姍姍晚上一個人無聊,便養(yǎng)成了每天盯著電視看的壞習(xí)慣,做作業(yè)不認真,也不愛搭理人。
后來,媽媽意識到事態(tài)的嚴重,不管多忙,都會和爸爸商量著,每天一定要有一個人陪著孩子。
晚上,他們會一起待在書房,爸爸媽媽看自己工作相關(guān)的書籍和資料,姍姍就讀自己的童書。
到了周末,爸爸媽媽就會帶著姍姍去爬山、滑冰鍛煉身體;去逛書店、做手工,一起學(xué)繪畫,學(xué)習(xí)了好幾項技能的同時,也享受著美好的親子時光。
媽媽每次參加家長會,其他家長都會夸姍姍成績好,待人彬彬有禮,聰明又可愛,向媽媽討要育兒經(jīng)。
媽媽說,沒有什么特別的育兒經(jīng),不過是多花了些心思陪著姍姍成長。
所以說,優(yōu)秀的孩子,都是“陪”出來的,這句話說得一點也沒錯。
當你在孩子身上,傾注了陪伴、耐心、愛護,孩子自然就會回報給你一個像星星一樣明亮的自己。
沒有足夠的時間,
也能給予有效的陪伴
曾與朋友討論到陪伴孩子的問題,有不少朋友會抱怨說,自己的工作太忙,實在是騰不出時間來陪伴孩子。
但是,忙,真的可以成為缺席孩子成長的理由嗎?
我想,或許不是的。
前段時間,一個男孩與爸爸之間互動的幾百張紙條感動了無數(shù)人。
男孩11歲,正讀六年級。
爸爸是一名高中班主任,每天工作繁重,出門時,兒子還未起床,回家時,兒子已經(jīng)熟睡,很少有時間可以陪伴兒子。
兒子總是見不到父親,心里有很多話想與父親說,而作為老師的父親,也深知“陪伴“對于孩子成長的重要性。
于是,父子二人開始了“紙條傳情”。
男孩每天把自己想說的心里話,高興的不高興的,新鮮的有趣的,甚至自己不會做的數(shù)學(xué)題,都寫在小紙條上,貼在門口或者留在茶幾上。
晚上爸爸回了家,仔細看著兒子的留言,然后認真地回復(fù)。
幾張薄薄的紙片,串起了兩人的父子情。
雖然爸爸不能常常陪伴男孩,但他學(xué)習(xí)生活中的開心、煩惱、疑惑、迷茫,爸爸都能參與其中。
男孩也在這樣的交流中,漸漸成熟,健康成長。
對于大多數(shù)父母來說,都需要兼顧家庭和工作。忙,是生活的常態(tài)。
但是,有遠見的父母,會明白如何利用好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(jié)和碎片時間,多關(guān)注孩子生活的點點滴滴,用更溫暖、有效的方式去溝通。
父母和事物一樣,都有“有效期“,孩子是上天賜予父母最珍貴的禮物,一旦你不珍惜,錯過了這個有效期,老天爺就會把這份甜蜜的禮物收回。
所以,在“父母”這個角色還有效的時間里,一定要給他們最用心的陪伴。
董卿在《朗讀者》中說:
“陪伴也是一種力量,在這個世界上,沒有一個人是孤島,失去了陪伴,也失去了生存的意義?!?/strong>
而孩子對于父母陪伴的渴望,可能又是這個世界上最需要滿足,最需要被溫柔對待的一種。
尤其在幼年時段,孩子是那么天真,開心與不開心的事都與你訴說,這時候你不花時間走進他們內(nèi)心,對他們進行社會、學(xué)習(xí)等教育,那么等他們長大,便已來不及。
所以無論再怎么忙碌,陪伴與溝通才是幫助孩子成長最好的方法。
當和孩子坐下來共同學(xué)習(xí)、成長,分享生活的感動和樂趣,會給孩子帶來更多的關(guān)愛、智慧、希望、勇氣和信心。
時間這個詞并不是只針對于成年人,年齡不斷增長的同時,孩子的年齡同樣也在增長。
不知道有沒有想過這樣的一個問題,我們不知道什么時候就已經(jīng)變得這么大了,恍如昨日,仔細想想之前的記憶早就已經(jīng)模糊不清了吧。
歲月其實真的不復(fù)雜,復(fù)雜的其實是自己有份怎么樣的心態(tài)來面對未來。
所以請不要把與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定格在上學(xué)路上的那"十幾分鐘",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。
本文轉(zhuǎn)自青青蓮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