蕨菜
出處: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
別名:龍爪菜、鋸菜
來源:為鳳尾蕨科植物蕨菜的根莖。秋、冬季采收,洗凈切段曬干。
原形態(tài):多年生草本,高約1米。根莖斜生,被有淺棕色至棕色短鱗毛,老時(shí)部分脫落。葉柄長15~24厘米,稍有棱線,基部棕色,被有淺棕色長約1.5毫米的鱗毛。葉為2~3回羽狀復(fù)葉,革質(zhì),輪廓呈闊卵狀至三角形;葉軸上端及羽軸上均被鱗毛;羽片互生,為狹卵狀長三角形,長9~18厘米;小羽片互生,線狀披針形,長約4厘米;末次羽片對(duì)生,狹三角形或卵狀三角形,稍上彎;上面草綠色,稍有光澤,下面灰綠而帶棕色,密被白色絨毛。袍子囊群棕色,沿末次羽片邊緣著生。
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草叢中及路邊。分布云南。
性味:微澀,平。
功能主治:解瘡毒。
用法用量:內(nèi)服:煎湯,3~5錢。外用:搗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