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楠葉
英文名:Folium Photiniae
別名:石眼樹葉、老少年葉、鑿樹、石綱
來源:為薔薇科植物石楠Photinia serrulata Lindl.的葉。全年可采收,曬干。
原形態(tài):常綠灌木或小喬木,高可達(dá)10m,枝光滑。葉片革質(zhì),長橢圓形、長倒卵形、倒卵狀橢圓形,長8~22cm,寬2.5~6.5cm,基部寬楔形或圓形,邊緣疏生有腺細(xì)鋸齒,近基部全緣,幼時自中脈至葉柄有絨毛,后脫落,兩面無毛;葉柄長2~4cm。復(fù)傘房花序多而密;花序梗和花柄無皮孔;花白色,直徑6~8mm;花瓣近圓形,內(nèi)面近基部無毛;子房頂端有毛,花柱2~3裂。梨果近球形,直徑約5mm,紅色,后變紫褐色?;ㄆ?~5月,果期10月。
生境分布:野生或栽培。分布于安徽、江蘇、浙江、廣東、廣西、四川、云南、甘肅。
性狀:葉上表面暗綠色至棕紫色,較平滑,下表面淡綠色到棕紫色,主脈突起,側(cè)脈似羽狀排列;常帶有葉柄。革質(zhì)而脆。氣微,味苦、澀。
化學(xué)成份:含氫氰酸、野櫻皮甙(prunasin)、熊果酸、皂甙、揮發(fā)油。
性味:性平,味辛、苦;有小毒。
功能主治:祛風(fēng)補(bǔ)腎。用于風(fēng)濕筋骨痛、陽痿遺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