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來香
出處:《貴州草藥》
別名:月見草
來源:為柳葉菜科植物紅萼月見草的根。秋季采收。
原形態(tài):二年生草本。莖直立,高1米左右,基部有紅色長毛。葉互生,莖下部的葉有柄,上部的葉近無柄;葉片長橢圓狀披針形,長6~9厘米,寬1.5~3厘米,先端短尖,基部楔形,邊緣疏有細鋸齒,兩面均被白色柔毛?;▎紊谥Χ巳~腋,排成疏穗狀;萼管細長,先端4裂,裂片披針形,反折;花瓣4,黃色,倒卵形或倒心臟形;柱頭4裂。蒴果圓筒形,先端狹,外被白色長毛。花期7~8月。
生境分布:多栽培于庭園中。
性味:甘,溫。
功能主治:強筋壯骨、祛風除濕。
附方:①治風濕病:夜來香一兩,鐵筷子五錢。泡酒服,一日二次,每次五錢。②治筋骨疼痛:夜來香、散血草、透骨消、大馬蹄、巴巖姜各五錢。煨水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