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激情一区二区,国产7页,伊人电影综合网,国内久久av,成人免费激情视频,亚洲第一成人av,日韩一二区

刺藦苓草


出處:《新醫(yī)學(xué)雜志》9:31,1973
別名:刺參(《西藏常用中草藥》),降扯(《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》)。
來源:為川續(xù)斷科植物刺藦苓草幼嫩全草。6~7月采收。同屬植物水蘇葉藦苓草幼嫩全草,亦同等入藥。
原形態(tài):多年生草本,高30~90厘米。根圓柱形,分枝,外面褐色。莖直立,不分枝,有縱條紋。葉根出,葉片披針形,長10~20厘米,寬1.5~2厘米,邊緣具不規(guī)則的刺狀鋸齒?;〝?shù)朵輪生組成穗狀花序;苞片3枚輪生,無柄,邊緣具刺狀鋸齒;花淡紫色,唇形。瘦果,表面具瘤狀突起和黑斑。
生境分布:生于山坡、田野。分布西藏等地。
化學(xué)成份:含醇式皂甙、甙類。
性味:①《西藏常用中草藥》:"性溫,味甘微苦。"②《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》:"性平(溫),味甘。"
功能主治:①《西藏常用中草藥》:"健胃,催吐,消腫。用于胃痛等癥;外用治瘡癰腫痛。"②《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》:"單用煎服催吐;莖葉碾末撒布,治化膿創(chuàng)傷。"
用法用量:內(nèi)服:煎湯,1~2錢;大劑量則催吐。外用:研末撒。
桂ICP備16004735號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