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山五葉參
來源:藥材基源:為五加科植物黃山五葉參的根和莖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Pentapanax hwangshanensis Cheng采收和儲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凈,切片曬干。
原形態(tài):黃山五葉參,灌木或小喬木,高2-8cm。 羽狀復(fù)葉互生;小葉3-5,卵形至卵狀長橢圓形,長5-12cm,寬3-7cm,先端尖或短漸尖,基部圓形至鈍形,邊緣鋸齒,上面無毛,下面脈腋間有毛。傘形花序總狀排列,再為頂生圓錐花序,長達(dá)30cm,總序軸上的絨毛較少,總花梗=、花梗均密被銹色長柔毛;花白色;花萼邊緣有5齒;花瓣5;雄蕊5;子房下位,5室,花柱5,合生至頂部成柱狀。果實卵狀球形,成熟時黑色。
生境分布: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疏灌木叢或林中。資源分布:分布于安徽、浙江等地。
性味:味辛;性微溫
功能主治:祛風(fēng)除濕;通絡(luò)止痛。主風(fēng)濕痹痛;跌打損傷
用法用量:內(nèi)服:“煎湯,9-15g;或泡酒。外用:知量,煎湯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