鶯
出處:出自汪穎《食物本草》
英文名:Oriole
別名:黃鳥、倉庚、青鳥、搏黍、離黃、楚雀、商庚、鸝黃、黃栗留、黃伯勞
來源:藥材基源:為黃鸝科動物黃鸝的肉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Oriolus chinensis diffusus Sharpe采收和儲藏:夏季捕捉,殺死后去羽毛及內(nèi)臟,取肉鮮用。
原形態(tài):黃鸝,小型鳥類。體長約25cm,嘴與頭等長,形較粗厚,嘴峰粉紅色,稍向下彎曲,上嘴先端微具缺刻,嘴須細(xì)短。自額基和眼先起,有一寬闊的黑色貫眼紋,伸至枕部。初級飛羽黑色,除第1枚外,余者的外緣沾黃白色,向內(nèi)逐漸延伸至羽端。小翼羽純黑。大覆羽的內(nèi)翈大都是黑色,外翈和羽端均黃。尾羽黑色,除中央1對外,羽端均黃,其外側(cè)者的黃色部分較大,最外側(cè)1對僅在羽基呈黑色,余部大都黃色。雌鳥羽色暗淡。虹膜紅色;跗跖和趾鉛灰藍(lán)色。
生境分布: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在丘陵、平原或村莊附近的大樹或疏林中常聽到此鳥婉轉(zhuǎn)動聽的歌鳴。食物主要為昆蟲,尤其是毛蟲之類,以及鞘翅目和膜翅目昆蟲等;亦有一些雜草種子、漿果等。每年3-7月繁殖,每窩產(chǎn)卵2-4枚。資源分布:在云南東南部、海南和臺灣為留鳥 ,夏季遷至四川、甘肅、陜西、內(nèi)蒙古至東北黑龍江流域。
性味:味甘;性溫
歸經(jīng):脾;胃;肝經(jīng)
功能主治:補(bǔ)中益氣;舒肝解郁。主脾胃虛弱,食欲不振;食后飽脹;兩脅不適;肢體倦怠
用法用量:內(nèi)服:煮食,1-2只。
各家論述:1. 汪穎《食物本草》:補(bǔ)益陽氣,助脾。2.《隨息居飲食譜》:舒郁和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