蓮座薊
出處:出自《內(nèi)蒙古中草藥》
英文名:Herb of Rosette Thistle
別名:食用薊
來源:藥材基源:為菊科植物蓮座薊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Cirsium esculentum (Sievers )C. A. Mey. [Cnicus esculentus Sievers ]采收和儲藏:夏、秋花盛開時或結(jié)果時采收,切段曬干。
原形態(tài):蓮座薊 多年生草本。根莖短,有多數(shù)須根。無莖或有高10cm,左右的短莖?;~長圓狀倒披針形,長12-20cm,寬3-6cm,先端鈍,有刺,基部漸狹成有翅的柄,羽狀深裂,裂片卵狀三角形,鈍頭,邊緣鈍齒和針刺,兩面有彎曲的毛,下面沿脈較密。頭狀花序無?;蛴卸坦?,長橢圓形,長3-4cm,寬2-3cm,數(shù)個密生于蓮座狀的葉間或莖端;總苞無毛,基部有1-3小葉;總苞片6層,外層條狀披針形,刺尖頭,略有睫毛,中層長圓狀披針形,先端長銳尖,最內(nèi)層條條形;全為管狀花,花冠紅紫色,長2.5-3.3cm,下部狹筒長1.5-2cm。瘦果長圓形,長3-4mm,冠毛羽狀,與花冠近等長。
生境分布: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河岸濕潤草地及沼澤草甸。資源分布:分布于東北地區(qū)和內(nèi)蒙古、新疆等地。
化學(xué)成份:含黃酮類。
性味:味甘;性涼
功能主治:散瘀消腫;排膿;托毒;止血。主肺膿腫;支氣管炎;瘡癰腫毒;吐血;咯血;尿血;崩漏
用法用量:內(nèi)服:煎湯,3-9g;或研末。
附方:治肺膿腫:蓮座薊二錢,遠(yuǎn)志三錢,桔梗一錢。共研細(xì)面。每日三次,每次一錢,溫開水送服。(《內(nèi)蒙古中草藥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