爬山猴
出處:出自《貴州民間藥物》。
來源:藥材基源:為秋海棠科植物少瓣秋海棠的帶根莖全草。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Begonia wangii Yu采收和儲(chǔ)藏:秋后采收,洗凈,鮮用或曬干。
原形態(tài):多年生小草本,高6-15cm。全株無毛,無莖,根莖長而橫走,有長卵形棕色的鱗生覆蓋?;~2-4枚盾狀著生;葉柄長4-12cm;葉片肉質(zhì),長卵圓形,長7-10cm,寬3-4cm,先端漸尖,基部圓形,全緣或淺波狀,斜展,下面紫紅色。聚傘花序從根莖生出;總花梗長達(dá)20cm,超過葉長,多花,紅色,雄花被片3-4,外花被片圓卵形。蒴果紅色,有3個(gè)不等大的翅,其中一個(gè)最大,寬約1.3cm。有縱紋。
生境分布: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林下陰濕石巖上。資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等地
性味:味辛;微酸;性平
功能主治:理氣和血;調(diào)經(jīng)潤膚。主跌打損傷;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;肥膚不榮
用法用量:內(nèi)服:煎湯,9-15g。
各家論述:《貴州民間方藥集》:通經(jīng),舒筋活血。治跌打損傷,消傷腫,逐瘀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