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木通
出處:出自《中國藥植志》,《中國藥植志》:絲瓜花未載于中國藥物書中,可是川中草藥鋪中出售的,為通利小便之用。
英文名:Herb of Mandarin Clematis
別名:絲瓜花
來源:藥材基源:為毛茛科植物毛蕊鐵線蓮的莖藤和根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Clematis lasiandra Maxim.采收和儲藏:秋季采收,切段,曬干或鮮用。
原形態(tài):毛蕊鐵線蓮,草質(zhì)藤本。當年生枝條具開展的柔毛,葉對生,一至二回三出復葉;葉柄長3-6cm,無毛,基部膨大隆起;小葉片卵狀披針形或窄卵形,長3-6cm,寬1.5-2.5cm,先端漸尖,基部闊楔形或圓形,常偏斜,邊緣有鋸齒,上面被稀疏緊貼的柔毛,或兩面無毛,葉脈在下面隆起;小葉柄短,或長達8mm。聚傘花序腋生,常有1-3朵花,在花序分枝處有1對葉狀苞片,花梗長1.5-2.5cm,幼時被柔毛,以后脫落;花兩性,萼片4,長圓形或長方橢圓形,長1-1.5cm,寬5-8mm,粉紅色或紫紅色,鐘狀直立,先端反卷,直徑約2cm,兩面無毛,邊緣和反卷的先端被毛;花瓣無;雄蕊多數(shù),稍短于萼片,花絲線形,外面及兩側(cè)被緊貼的柔毛,長超過花藥,內(nèi)面無毛,花藥長方橢圓形,藥隔外面被毛;心皮多數(shù),比雄蕊短,被絹狀毛。瘦果卵形,長約3mm,被疏短柔毛,宿存花柱羽毛狀,長2-3.5cm。花期10月,果期11月-12月。
生境分布: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溝邊、山坡地或灌木叢中。資源分布:分布于陜西、甘肅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南、廣東、廣西、四川、貴州、云南。
性狀:1.性狀鑒別 莖藤細長纏繞,表面枯綠色或綠褐色,有細棱。葉對生,有長柄,長3-6cm,基部膨大隆起;完整的葉為一至二回三出復葉,小葉片卵狀披針形,長3-6cm,先端漸尖,基部闊楔形而偏斜,邊緣有鋸齒。氣微,味淡。根莖呈不規(guī)則圓柱形,表面灰棕至棕褐色,有隆起的節(jié),頂端常殘留有木質(zhì)莖,兩側(cè)及下方著生多數(shù)細長的根。根呈長圓柱形,長5-20cm,直徑1-2mm,表面褐色或棕褐色,有細皺紋。質(zhì)堅脆,易折斷,皮部灰白色,木部類方形,淡黃色。氣微、味微苦。2.顯微鑒別 根橫切面:表皮細胞1列,外壁增厚,棕褐色。皮層細胞約有14列細胞。外韌型維管束,韌皮部具成群纖維束;木質(zhì)部較小,嫩根二原型,老根三原型,導管散在,無髓部。薄壁細胞含淀粉粒。
性味:味甘;淡;辛;性寒
歸經(jīng):歸心;小腸經(jīng)
功能主治:舒筋活絡;清熱利尿。主風濕關節(jié)疼痛;跌打損傷;水腫;熱淋;小便不利;癰瘍腫毒
用法用量:內(nèi)服:煎湯,15-30g。外用:適量,煎湯熏洗;或搗爛塞鼻。
注意:孕婦慎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