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裂獨活
出處:始載于《四川植物志》。
英文名:root of Cowparsnip
來源:藥材基源:為傘形科植物多裂獨活的根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Heracleum dissectifolium K.T.Fu采收和儲藏:春季或秋季采挖,去其莖葉,洗凈,切片曬干備用。
原形態(tài):多年生草本,高0.6-1m。根長圓錐形,淡棕色。全株有毛,莖有棱槽,中空,上部多分枝?;~有柄,柄長3.5-7cm,基部有長而寬的葉鞘;葉片長達20cm,一至二回羽狀全裂,一回裂片3-4對,斜卵形,下部的有短柄;小裂片卵狀披針形,最下一對全裂,邊緣有不整齊的鋸齒,背面有柔毛;莖生葉三回三出式羽狀深裂,無柄,上部葉逐漸簡化。復傘形花序頂生和側(cè)生;無總苞片;傘輻不等長,具細毛;小總苞片線形,有細毛;萼齒細??;花瓣白色,二型;花柱近直立。果實橢圓形或近圓形,光滑,背部有4棱槽,每棱槽有油管1,其長度國分生果的一半,合生面油管2?;ㄆ?-9月。
生境分布: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1900-3200m的谷灌叢下或山地草叢中。資源分布:分布于甘肅;四川等地。
性味:味辛;苦;性微溫
功能主治:祛風除濕;消腫止痛。主治風寒濕痹;腰膝酸痛;四肢拘攣;跌打腫痛
用法用量:內(nèi)服:煎湯,3-9g。外用:適量,煎湯洗。
各家論述:《青海常用草藥》:用于血熱出血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