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貴草
來源:藥材基源:為茜草科植物滇桂蛇根草的根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Ophiorrhiza succirubra King ex Hook.f.采收和儲藏:全年均可采,鮮用或曬干。
原形態(tài):滇桂蛇根草,亞灌木,高約50cm。莖直立,上部分枝,近無毛,或沿葉柄下延的棱線被毛?;ㄐ蚝腿~背面于時呈紅紫色。單葉對生;具短柄;托葉披針形,2裂;葉片橢圓狀披針形,長10-18cm,先端漸尖,基部楔形,全緣,上面有時被短毛,下面光滑無毛。傘房花序式聚傘花序頂生,具短梗,平頂,直徑約2.5cm;苞片大,線形,長達1cm,宿存;花萼被柔毛,裂片三角形,鈍;花冠紅色,管狀,長約8mm,內(nèi)面無毛,裂片具短的龍骨狀突起;雄蕊5,互生于花冠上;花盤大;子房下位。蒴果黃綠色,被微柔毛?;ㄆ?月。
生境分布: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山坡闊葉林下、山野路旁。資源分布:分布于廣西、云南、貴州、西藏等地。
性味:辛;溫
功能主治:舒筋活絡(luò);祛風(fēng)除濕。主風(fēng)濕筋骨痛;勞傷疼痛
用法用量:內(nèi)服:煎湯,15-30g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