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澄茄子
來源:藥材基源:為樟科植物潺槁樹的根皮。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Litsea moupinensis Lec.var.szechuanica(Allen)Yang et P.H.Huang采收和儲(chǔ)藏:8月采摘,陰干。
原形態(tài):四川木姜子落葉喬木,高15-20m。幼枝黃褐色,密被黃褐色絨毛,頂芽圓錐形,密被黃褐色絨毛。葉互生;葉柄長(zhǎng)3-12.5cm,密被黃色絨毛;葉片橢圓形或倒卵形,稀近圓形,長(zhǎng)6-15cm,寬2-7cm,先端漸尖,圓鈍或短尖,基部楔形,紙質(zhì),上面深綠色,下面灰綠色,密被灰黃色絨毛。傘形花序單生于去年枝頂,先葉開放;花單性,雌雄異株;每一花序有花8-10朵;花梗密被黃色絨毛;花被裂片6,黃色,近圓形,外面中肋有柔毛;能育雄蕊9,花絲無毛;退化雌蕊細(xì)小,無毛。果球形,直徑3-4mm,成熟時(shí)黑色;果柄長(zhǎng)5-10mm,有短柔毛。花期3-4月,果期7-8月。
生境分布: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山地路旁或雜木林中。資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云南東北部。
性狀:性狀鑒別 果實(shí)圓球形,直徑2.5-3.5mm,表面黑褐色,果皮皺縮呈網(wǎng)狀紋理。基部有果柄,長(zhǎng)5-10mm,有時(shí)脫落。果皮堅(jiān)脆,剝開后內(nèi)為種皮,子葉肥厚,2枚,富含油質(zhì)。具強(qiáng)烈竄透性香氣,味辛涼。
性味:辛;微苦;溫
功能主治:溫中止痛。主胃寒腹痛;呃逆;嘔吐
用法用量:內(nèi)服:煎湯,6-10g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