含羞草根
出處:出自《云南中草藥》。
英文名:Sensitiveplat Root, Root of Sensitiveplant
來源:藥材基源:為豆科植物含羞草Mimosa pudica L.的根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Mimosa pudica L.采收和儲藏:夏、秋采收根,洗凈,鮮用或曬干。
原形態(tài):含羞草 披散半灌木狀草本,高可達1m。有散生、下彎的鉤刺及倒生剛毛。葉對生,羽片通常4,指狀排列于總?cè)~柄之頂端;葉柄長1.5-4cm;托葉披針形,長5-10mm,有剛毛。小葉10-20對,觸之即閉合而下垂;小葉片線狀長圓形,長8-13mm,先端急尖,基部近圓形,略偏斜,邊緣有疏生剛毛。頭狀花序具長梗,單生或2-3個生于葉腋,直徑約1cm;花小,淡紅色;苞片線形,邊緣有剛毛;萼漏斗狀,極小,短齒裂;花冠鐘形,上部4裂,裂片三角形,外面有短柔毛;雄蕊4,基部合生,伸出花瓣外;子房有短柄,無毛,花柱絲狀,柱頭小。莢果扁平彎曲,長約14mm,先端有喙,有3-4節(jié),每節(jié)有1顆種子,莢緣波狀,具刺毛,成熟時莢節(jié)脫落。種子闊卵形?;ㄆ?-4月,果期5-11月。
生境分布: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曠野、山溪邊、草叢或灌木叢中。資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福建、臺灣、廣東、海南、廣西等地。
化學成份:根含摁紅蛋白(hemoglobin)和數(shù)種硒化合物,其中一種國亞硒酸鹽(selenite)。
藥理作用:1.止咳、祛痰作用:小鼠灌服根煎劑有明顯止咳作用(氨水噴霧法),但祛痰作用不顯著(酚紅法)。2.對平滑肌的作用:豚鼠離體支氣管肺灌流試驗證明根煎劑并無舒張作用,對離體兔回腸則有明顯的抗乙酰膽堿作用,抽提物1號(生物堿)作用也很顯著,抽提物3號(黃酮甙)及4號(內(nèi)酯性物質(zhì))抗乙酰膽堿作用均較弱。3.抗菌作用:根在試管內(nèi)對金黃色與白色葡萄球菌、卡他雙球菌有較強的抑菌作用,對大腸桿菌亦有作用,但對肺炎雙球菌、甲型和乙型鏈球菌及流感桿菌作用微弱??偵飰A和根煎劑對亞洲甲型流感病毒有明顯抑制作用,對鼻病毒17型有抑制,對腺病毒7型不敏感(人胚腎原代單層細胞培養(yǎng)法)。
毒性:小鼠服根煎劑200g/kg,活動減少,5只中1只腹瀉,24小時內(nèi)無死亡。服250g/kg,活動明顯減少,腹瀉,5只中2只死亡。麻醉貓靜脈注射復方含羞草(經(jīng)酒精沉淀處理后,每100ml含有含羞草根、紅背葉根和茜草根分別為240、160和120g)8.3ml/kg,血壓迅速下降,心跳明顯減弱,5-10分鐘后心臟停跳而死亡。正常兔靜脈注射相同劑量,見活動輕度減低,血管擴張,未見其他異常。劑量增至11ml/kg,動物呈呼吸困難,心臟呈舒張期停止而死亡,死前輕度抽搐。正常狗每天灌服12ml/kg,共15天,則見活動減少,比較馴服,食欲下降,大便稀爛,個別狗嘔吐,心電圖及肝、腎功能未見異常。
性味:味澀;微苦;性溫;有毒
功能主治:止咳化痰;利濕通絡;和胃消積;明目鎮(zhèn)靜。主慢性支氣管炎;風濕疼痛;慢性胃炎;小兒消化不良;閉經(jīng);頭痛失眠;眼花
用法用量:內(nèi)服:煎湯,9-15g,鮮品30-60g;或浸酒。外用:適量,搗敷。
各家論述:《云南中草藥》:利濕通絡,明目,鎮(zhèn)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