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瓜蒂
出處:出自《本草綱目拾遺》
英文名:Cushaw base
來源:藥材基源:為葫蘆和植物南瓜的瓜蒂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Cucurbita moschata (Duch. Ex Lam.) Duch. Ex Poir.采收和儲藏:秋季采收成熟的果實,切取瓜蒂,曬干。
原形態(tài):一年生蔓生草本,莖條達2-5m。常節(jié)部生根,密被白色剛毛。單葉互生;葉柄粗壯,長8-19cm,被剛毛;葉片寬卵形或卵圓形,有5角或5淺裂,長12-25cm,寬20-30cm,先端尖,基部深心形,上面綠色,下面淡綠以,兩面均被剛毛和茸毛,邊緣有小而密的細齒。卷須稍粗壯,被毛3-5歧?;▎涡?,雌雄同株;雄花單生,花萼筒腫鐘形,長5-6mm,裂片條形,長10-15mm,被柔毛,上部擴大成葉狀,花冠黃色,鐘狀,長約8cm,5中裂,裂片邊緣反卷,雄蕊3,花絲腺體狀,長5-8mm,花室折曲;雌花單生,子房1賽馬,花柱短,柱頭3,膨大,先端2裂,果梗粗壯,有棱槽,長5-7cm,瓜蒂擴大成喇叭狀。瓠果形狀多樣,外面常有縱溝。種子多數(shù),長卵形或長圓形,灰白色。花期6-7月,果期8-9月。
生境分布:主產(chǎn)于江蘇、安徽、浙江等地;其他地區(qū)亦有。
性狀:性狀鑒別 本品呈5-6角形的盤狀,直徑2.5-5.5cm,上附殘存的柱狀果柄。外表淡黃色,微有光澤,具稀疏刺關(guān)短毛及突起的小圓點。果柄略彎曲,粗約1-2條,縱向延伸至蒂端。技堅硬,斷面黃白色,常有空隙可見。
化學(xué)成份:以蒂大、色黃、堅實者為佳。
性味:味苦;微甘;性平
歸經(jīng):肺;肝經(jīng)
功能主治:解毒;利水;安胎。主癰疽腫毒;疔瘡;燙傷;瘡潰不斂;水腫腹水;胎動不安
用法用量:內(nèi)服:煎湯,15-30g;或研末。外用:適量,研末調(diào)敷。
各家論述:1.《安徽藥材》:焙末用麻油調(diào)涂,治療瘡、背疽。2.《民間常用草藥匯編》:排痰、安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