刺苞南蛇藤
別名:爬山虎。
來源:藥材基源:為衛(wèi)矛科植物刺南蛇藤的根、莖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Celastrns flagellaris Rupr.采收和儲藏:春、秋季采收,洗凈曬干。
原形態(tài):刺南蛇藤 藤狀灌木,長達(dá)8m。莖枝常有隨生根。最外1對芽鱗宿存,呈尖硬鉤狀刺,常鉤附于樹上。單葉互生,近膜質(zhì),寬卵形或近圓形,長3-5.5cm,寬2-5cm,先端短漸尖,基部近圓形或闊楔形,葉緣具硬毛狀細(xì)齒。聚傘花序腋生1-3花或多花成簇;花單性,淡黃色,5數(shù),萼鐘形,5裂;花瓣匙狀長圓形;雄花的花絲著生于花盤的邊緣,子房退化;雌花的花絲極短,子房3室,花柱柱狀,柱頭3裂,裂端再深2裂,反折。蒴果球形,黃綠色,3瓣裂。種子3-6顆,暗紅色,被橙紅色假種皮?;ㄆ?月,果期10月。
生境分布: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曠野、林下、河邊及石坡上。資源分布:分布于東北及河北、山東、浙江。
性味:辛;苦;平
功能主治:祛風(fēng)除濕;活血止痛;解毒消腫。主風(fēng)濕痹痛;四肢麻木;跌打損傷;閉經(jīng);痢疾;癰疽;毒蛇咬傷
用法用量:內(nèi)服:煎湯,15-30g。外用:適量,研末調(diào)涂。
注意:孕婦禁服。